防治科普Ⅱ
脊髓损伤康复
05
脊髓损伤的康复内容
1、褥疮的预防(包括皮肤护理及体位变换)
(1)护理皮肤
(2)变换体位
1)仰卧
2)再侧卧
3)再俯卧
2.排尿训练
通过排尿训练,既能改善排尿功能,又能解除患者心理压力及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的发生,极大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质量。
3.排便训练
脊髓损伤患者的大便功能障碍经过适当的训练和处理,多数是可以改善的。
(1)饮食方面的规范注意
(2)排便时间的控制训练
(3)诱发排便和排便反射的形成训练
1)腹部按摩
2)排便姿势练习
3)肌力训练:
a仰卧起坐.
b.坐位腰部前屈运动。
c.平卧位抬肩抬头运动。
d.主动提肛运动。
4.正确的床上体位
患者在床上的正确体位,对预防褥疮、关节挛缩以及抑制痉挛的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(1) 仰卧位
(2) 俯卧位
5.正确的床上翻身动作(从仰卧位到俯卧位)
6.关节的活动
对脊髓损伤后的麻痹肢体进行被动活动,以促进血液循环,保持关节和软组织的活动范围,预防挛缩。急性期每天做2次,以后可每天做一次,各关节每次做10遍。
操作包括:
(1) 活动肩关节
(2) 活动肘关节
(3) 活动前臂
(4) 活动腕部
(5) 活动手指
(6)活动下肢
(7)活动踝关节
(8)俯卧位活动膝关节
7.肌力训练
对脊髓损伤者所有有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肌力训练,使其强壮,可以对麻痹肢体取得一定的代偿作用,使患者日后独立活动增强。下列肌肉的训练非常重要:背阔肌、肩和肩胛带的肌肉、上肢肌肉、腹肌。
(1)卧位肌力训练
(2)支撑训练
(3)坐位肌力训练
8.坐位平衡训练
坐位平衡调练应在训练椅上进行,前面应有一面镜子。
(1) 自我支撑的坐位训练
(2)单侧上肢抬起训练
(3)双侧上肢抬起训练
(4)不用镜子的双侧上肢抬起训练,并闭上双眼进行双侧上肢训练。
9.轮椅的选择和训练
(1)正确选择轮椅
(2)轮椅上的减压训练
(3)轮椅二床的转移
(4)轮椅=站的训练
10.平行杠内站立训练
(1)站立平衡训练
(2)力量和控制能力训练
(3)平行杠内步行训练:
1)撰至步训练
2)四点步训练
(4)平行杠内转身动作
11.脊髓损伤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
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穿衣服、穿鞋袜、饮食、洗漱、修饰、进食等。
06
脊髓损伤者的文体活动
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一定时期的康复治疗后,应鼓励积极参与体育活动,这样既可以提高其身体体质。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,对其重返社会有很大的益处。
(1)射箭
(2)台球
(3)划船
(4)驾驶
(5)体操
(6)射击
(7 )游泳
(8)举重
(9)轮椅乒乓球
(10)轮椅排球、篮球
(11)轮椅网球
(12)轮椅保龄球
07
脊髓损伤患者回家后的环境改造
截瘫患者回归社会,回归家庭后实际的问题是生活环境。
(1)房间的厅、走廊应改造,以适合轮椅进出。
(2)家具的改造:床的高度应适合转移到轮椅
(3)将楼梯改为斜坡,便于轮椅活动。
(4)坐式马桶,周围有扶手
(5)厨房里要有一工作台,碗衡及炊具应进行改造,以适应家务活动。